●课间活动一般为10分钟,鼓励学校适当延长课间活动时间
●开展30分钟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要督促动员学生课间走出教室、到户外活动
近日,关于课间十分钟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1月2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陕西省、西安市“双减”及健康教育、体质管理有关文件要求,科学合理安排好学生在校的学习、休息、体育锻炼和活动,西安市教育局发布《关于优化中小学校课间活动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课间活动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保障学生课间活动时间,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保护视力,提高身体素质;有助于学生联络友谊、培养交际能力,促进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恢复注意力,疏解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各中小学校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引导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及家长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切实把学生健康放在首位,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赋予学生安排课间时间的主动权,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在课间科学合理休息、交流、游戏与锻炼,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课间活动一般为10分钟,鼓励学校适当延长课间活动时间。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通过适度活动或远眺等方式放松休息。班主任、各学科教师要按时下课,不得采取“拖堂”或其他方式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要督促动员学生课间走出教室、到户外活动。每天上、下午各组织一次眼保健操。
开展30分钟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要将在校内开展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作息时间安排,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1小时。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广播体操、武术操、自编健身操舞,以及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等简便易行、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和游戏,使大课间活动成为学生巩固提高运动技能、发展体能素质的重要平台。大课间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各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最美大课间”展示活动。
加强课间安全管理,各中小学校要制定并完善学生校内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和流程,指导学生开展安全有益的课间活动,通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增加安全防护设施、指派专人在课间巡查等方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
各中小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协同做好学生近视防控、肥胖防控、预防脊柱侧弯、心理健康、急救教育等工作,切实提升学生的健康教育素养和防病知识水平。要协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宣传栏、讲座、模拟演练等多元化手段,让学生掌握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庭教育讲堂、公众号等形式及时告知家长学校课间安排情况及应注意事项,获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协同学校教育学生养成安全习惯。
加强督导检查,各区县、开发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中小学校课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指导学校规范作息时间管理,优化课间活动。对安排不合理、禁止学生课间活动的学校,要督促学校立即整改。各学校责任督学要针对学校规范作息时间、优化课间活动等情况开展实地督导。市教育局将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记者郭妍)
编辑: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