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区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聚焦产业创新 争做世界一流——西安经开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大会侧记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23-06-09 11:08 阅读量: 字号:

  西安经开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大会现场。

  6月8日9时30分,在建成投用不久的开元大剧院外,蓝色的行道旗随风招展。当日,西安经开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大会在这里盛大开幕。

  会议发布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总体方案,提出围绕创新路径、产业模式、板块发展、保障措施“四个突破”,实施“六大创新”、聚焦“六大产业”、做优“四大板块”、强化“四大举措”,加快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品质、一流规模的产业创新发展区的宏伟目标……

  做强未来汽车、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等主导性优势的“千亿产业”;做大未来航空、未来健康、未来数字等战略性“百亿行业”;做实都市服务、创新服务、健康食品等基础性“十亿行业”;打造未来具有经开特色的“千百十亿”现代产业体系蓝图。

  30年前,西安经开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挂牌成立,筚路蓝缕造就了一座产业兴旺、人才集聚、生态宜居的“现代新北城”;30年后,承载时代赋予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使命与期望,西安经开区再次吹响奋蹄扬鞭的激昂号角。

  西安经开区凤城八路商圈。

  时光之变从“农业仓储区”走向“都市新中心”

  “非常荣幸能与西安经开区携手走过双赢的13年。”6月8日,在西安经开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大会上,博世力士乐(西安)电子传动与控制有限公司总监胡赛因感慨地说。

  博世力士乐(西安)电子传动与控制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德国博世集团在我国建立的工厂自动化研发及生产、物流基地,2010年落户西安经开区以来,博世力士乐(西安)电子传动与控制有限公司与西安经开区在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成为西安经开区工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不只是博世力士乐,隆基绿能、吉利汽车、华天科技、西部超导、西航莱特等多家龙头企业先后在西安经开区这片沃土中扎根萌蘖,成长为产业链上的“参天大树”。

  从规划面积9.88平方公里起步,西安经开区秉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的初心,构建了以汽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从单一到多元、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跨越,探索出了一条发展工业、壮大产业、推进开放、产城共融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2年,西安经开区入区企业达8.36万家,“五上”企业1323家,地区生产总值112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100亿元;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排名位列西部前茅;成为西部地区世界500强和央企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目前,在西安经开区,光伏、新材料、航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全面开花,多产业布局的创新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

  “打造改革开放高地”“引领打造秦创原先进制造业示范带”“打造具有前沿引领性的新兴产业衍生地”……随着中央及省市系列战略落地,西安经开区发展被赋予新的使命: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从工业立区向创新引领迈进!

  一路山长水阔,一路高歌猛进。激荡30年的奋进之姿,也凝聚着奋勇争先的磅礴之力。西安经开区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的宏伟目标再次奏响跨越崛起的“奋斗曲”!

  吉利汽车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型的智能“黑灯工厂”。

  发展之变“四个突破”大展产业创新之翼

  5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品牌日上,陕重汽作为陕西省优秀品牌代表亮相主会馆,展现了陕西企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创新实践。

  陕重汽是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成立之初就入驻的重点项目。作为陕西重卡产业链龙头企业,陕重汽的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让位于西安城北的生产基地成为陕西重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作为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过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期以来,西安经开区以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引领,全力以赴抓项目、补链条、壮产业,为推动全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新时代新起点,这座肩负着国家使命的开发区又将如何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推动区域发展?

  “30年的改革发展成果和品质一流的产业发展空间,决定了西安经开区有责任、也有机遇通过打造具有世界一流的高能级领军企业群体、高韧性科技创新集群、高水平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浓度现代产业生态的产业创新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西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形成的技术创新优势,西安经开区持续推进企业端的产业创新和具有市场潜力及价值的产品创新,基于创新型领军企业在行业生态中的带动价值,形成了以大企业创新为特色、产学研协同联动的产业创新集群。

  根据规划,西安经开区将实施技术创新、企业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与开放创新“六大创新”,实现创新路径突破;将聚焦未来汽车、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航空、未来健康、未来数字“六个方向”,实现产业模式突破;将重点围绕渭北新城、泾渭新城、高铁新城、中心城区“四大板块”,实现板块发展突破;将尊重产业创新发展规律,重点强化人才、金融、政策、服务“四个方面”,实现保障措施突破。

  以领军企业群体带动大中小融通、以产业创新集群加速产学研联动、以空间载体优化促进点线面协同……2035年,西安经开区将培育出一批世界一流的产业领军企业和有影响力的产业创新生态,工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建成世界一流产业创新发展区,形成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新突破的“经开样板”!

  陕汽生产车间。

  未来之变打造“内外兼修”的“北跨”先行区

  6月6日,西安经开区与隆基绿能签署总投资212亿元的“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又一百亿级项目落户西安经开区。

  继2015年开展系列合作以来,隆基绿能再次加码增资西安经开区,不仅填补了我省光伏产业发展领域的空白,也为推进城市“北跨”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推进“北跨”发展,是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推进西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是落实西安都市圈建设规划、建设产业强市的重要抓手。

  泾渭新城、渭北新城,作为西安拥河发展的“中心区域”,为西安经开区项目落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承载和空间支撑。西安经开区以稳居国家开发区第一方阵的发展态势,成为引领西安“北跨”战略当之无愧的“排头兵”和“先锋队”。

  站在三十而立的历史关口,西安经开区将围绕推进“北跨”发展,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以“四新战略”为指引,全面践行“四大路径”,坚决扛起推动全市“北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任,以“经开之为”担当“北跨之进”。

  陕西隆基乐叶电池片生产车间。

  作为全市最早跨越渭河发展的开发区,西安经开区“硬件”实力不容小觑。

  ——在这里,汽车制造彰显澎湃动力。以陕重汽、康明斯为代表的商用汽车和以吉利汽车等为代表的乘用汽车组成的汽车产业集群,已达成了年产60万辆的产能,产值约占全市的31%,是陕西汽车制造业当之无愧的“顶梁柱”。

  ——在这里,龙头企业担当“智造先锋”。西安经开区聚集中国航发、中国重型院等央企龙头,博世力士乐、西门子等十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了以航空装备、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高压输变电装备、工程机械、风电设备、矿山装备、油气装备等为代表的产业创新链和供应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基地。

  ——在这里,新能源跑出“加速度”。西安经开区聚集了以西部材料、隆基乐叶为龙头的骨干企业,形成了以钛合金材料、超导材料、锆核材料、高温合金材料以及关键设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链和供应链,建成了国际一流的超导材料产业基地。形成了“世界材料看中国、中国材料看西安、西安材料看经开”的竞争优势。

  ——在这里,电子信息蓄势乘势勃兴。西安经开区作为全市重要的半导体承载区,聚集了中国电子、华天科技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以高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供应链。

  在西安“北跨”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加持下,西安经开区深度融合“创新、智慧、生态”元素,“一带一心四城十组团”的产业发展布局优势进一步凸显。

  当前,西安经开区依托支柱产业,持续放大先进制造业优势,全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加速融合,为推动“北跨”发展和省市层级跃升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共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共建产业创新大生态,共享世界一流新未来。下一步,西安经开区将紧扣西安市“六个打造”奋斗目标,立足工业经济“主战场”和“顶梁柱”定位,扛起“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始终保持“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奋进姿态,聚焦实体、聚力实干,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作出更大“经开贡献”。

  (杨庆收)

  西安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3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 石彬,修改 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