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问政   建言   专题   原创   评论   理论   国内   国际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两千多年前的小米,长这样!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21-05-06 18:26 字号:

  

  西安网讯(记者 辛源)近日,西咸新区泾阳大堡子墓地发现墓葬103座、墓葬围沟10余座,出土鎏金铜器、铜容器、玉器、彩绘陶器(陶俑)等近百件珍贵文物,考古发掘仍在进行。而其中引人关注的就是大堡子遗址M68出土的不少陶仓遗存,其中最大的陶仓存粮量超过百斤,目前该粮食的研究已经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两千多年前的小米是什么样子,一起来看一看。

  

  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的看到发现的粮食的外形,虽然果实部分已经全部腐朽,但外壳还保存比较完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后田多介绍,在大堡子遗址M68的发掘过程中,发掘人员首先发现了部分陶仓,而摆在最前面的方形陶仓体量非常巨大,按照以往的经验,发掘人员推断极有可能在这个陶仓当中能发现粮食,经过对陶仓的初步清理后,研究人员打开陶仓上方的小窗,确定里边确实装满了粮食,并第一时间拿回了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研究。

  

  通过在显微镜下的观察然和拍照,发现其中装满了小米,大小2.2mm左右,外壳呈凸起状,和当下市场售卖的小米无异,区别在于这些粮食并为进行脱壳处理。田多说,由于两千多年的埋藏环境,导致米粒腐朽,只有坚硬的外壳留了下来。目前来看,最大的方形陶仓单个存米的重量就超过了百斤,在西汉早期平民墓葬中出现这么多的粮食并不多见。

  田多介绍,中国有着近万年的小米驯化、栽培的历史,北方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汉代,居民的主粮基本上就是小米,大堡子墓地所在的泾河流域,这次发现集中保存的西汉早期的墓葬群是非常难得的,对于下一步对汉代早期居民的饮食及随葬风俗的研究有重大意义。在后续的研究中,他们将从小米的尺寸、微观结构以及碳14测年等方面深入研究。

  文献记载,汉代的农业相比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小米、大麦、小麦、大豆包括穿衣服的麻,在汉代都有广泛的种植和利用,这次在大堡子墓地中的平民墓葬发现的粮食遗存,是研究汉代农业发展非常好的佐证和资料,也为研究西汉早期居民的起居饮食以及农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编辑:赵鹏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s://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多意见请登录 网民建言

我要留言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2002]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

Copyright 2000-2021 by www.xiancity.cn all rights reserved

签发赵鹏,修改赵鹏